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資料處理中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安全專區
問卷調查
網站連結
意見信箱
線上申辦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資訊查詢
防災資源配置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重大建設
公路故事
公路景觀
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檔案資源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政府資訊公開
開放資料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出版品
政策規範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下方連結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規範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主題專區
亮點績效
訊息公告
施工管制路段
特色公路
社群及出版品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熱門頁面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各工務段
最新消息
谷關工務段
熱門下載
中砥月刊114年4月號
墜落災害防止計畫(職安署參考範本)
台61線105k-130k道路封閉替代路線圖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112.7.26更新
高空作業車作業計畫範例
倒數計時
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局致力於省道公路工程、公路運輸管理及公路監理業務,簡政便民。業務範圍分為公路工程、公路運輸、公路監理三大類別,提供民眾便利且安全的服務。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清單
監理機關
臺北市區監理所
臺北區監理所
新竹區監理所
臺中區監理所
嘉義區監理所
高雄市區監理所
高雄區監理所
工程機關
北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
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
工程材料技術所
訓練機關
公路人員訓練所
中部訓練中心
南部訓練中心
_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廉政業務
宣導專區
中砥月刊
陽光法案專區
廉政會報專區
安全專區
公路局工地安全專區
中分局職業安全衛生專區
問卷調查
人民陳情案件處理情形滿意度調查
網站連結
聯合宣導
相關連結
相關機關網站連結
學術學會網站
意見信箱
首長信箱
廉政信箱
意見信箱進度查詢
線上申辦
路面挖掘申辦
國賠服務線上申辦
國賠處理進度查詢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緊急通報人
緊急應變小組
公路災害通報流程
資訊查詢
公路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防災資源配置
苗栗工務段
臺中工務段
彰化工務段
南投工務段
谷關工務段
埔里工務段
信義工務段
員林工務段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養護路線範圍
台61線大安休息站
中彰大橋環境保育
台74線大里匝道環境生態保育
施工管制路段查詢
建設成果
路平專區
學術期刊
工程研討會
重大建設
台74線大里及霧峰地區增設匝道工程
台61線中彰大橋改善工程
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公路故事
淇人淇事
幸福公鹿
公路景觀
111 年省道綠廊道及優良景觀照片
10大景觀公路票選成果
特色公路
四季之美
橋梁之美
鳥瞰之美
高山植物
維護成果
即時影像
本分局重要路段即時影像
中橫便道即時影像
台61線苗栗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彰化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台中路段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廠商評選結果
省道路面加封改善計畫一覽表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須知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檔案下載
檔案資源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請求國家賠償
本分局申挖資料下載
中分局物價指數調整資料
工程委外監造查證作業-辦理原則指引
政府資訊公開
法規及行政規則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施政計畫
業務統計
委託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及決算書
訴願決定書
請願處理結果
公共工程契約
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徵收土地案件及使用情形
會計月報
內部控制聲明書
開放資料
使用說明
資料目錄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工程
生態景觀
交通
出版品
政策規範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政策
個人資料保護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搜尋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
其他傑出表現獎
113年美國繆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谷關段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113年第三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SDG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南投段
112年第6屆「政府服務獎」獎得獎-谷關段
112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 工程美化與景觀類 / 優等-埔里段
112年「IFLA ASIA-PAC LA Awards 2023」/ Nature Conservation 自然保護類 / Awards of Excellence卓越獎-埔里段
112年第二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第三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SDG15陸域生態
111年第十屆台灣景觀大獎/風景遊憩類/傑出獎-埔里段
本處劉處長世桐榮獲111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及交通部模範公務人員
111年國家卓越建築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特別獎-埔里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特優-南投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110年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信義段
110年交通部「第13屆道安創新貢獻獎」
110年全國模範勞工-邱瑞華(谷關段)
109年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訪評演習績優獎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109年第八屆臺灣景觀大獎/特殊主題類/生態保育/佳作-信義段
:::
首頁
本分局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其他傑出表現獎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_
網頁功能
[開啟新連結]列印內容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一、 項目名稱:
SDGs 第 15 項-保育陸域生態系及 SDGs 第 13 項-氣候行動/亞太地區-銀獎/台灣地區-金獎
二、 得獎單位:
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
三、 得獎路段:
苗栗段全轄區
四、 轄管範圍:
台 1 線 89k+613~143k+382、台 1 己線 0k+000~4k+188、台 3 線 93k+91~149k+448、台 6 線 0k+000~31k+792、台 13 線 0k+741~57k+21、台 13 甲線0k+000~14k+163、台 61 線 87k+417~130k+956、台 72 線 2k+840~31k+42
五、 基本資料說明:
(一)從過去人車與野生動物的衝突頻頻發生,至今導入交通與生態保育共存的新思維,開啟交通建設的新篇章,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以注重生態永續及淨零碳排為主軸,主題以「智慧友善 幸福公路─讓每個生命都平安回家」參加 2024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二)苗栗工務段與研究單位合作,並逐年蒐集紀錄資料,找出野生動物出沒熱點,進行工程及道路施作方針的調整,在維持生態與人共存之平衡下,開啟一系列的友善道路改善,期望以新的公路建設思維,導入智慧科技,還給石虎等野生動物一條能平安回家的道路。
(三)淨零碳排方面增加道路護坡原生植物復育、運用在地材料、土方與混凝土減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到 SDGs 第 13 項「氣候行動」目標。
六、最佳行動方案內容:
苗栗工務段與研究單位合作,以全球首創的 AI 智能預警系統,減少石虎等野生動物的路殺事件,並逐年蒐集紀錄資料,找出野生動物出沒熱點,進行道路改善,增加生物廊道、生物圍網、警示牌面與標線等,打造友善生物的智慧路網,也加強教育宣導、路殺調查訓練、國際專家學者交流,持續強化團隊與民眾保育觀念。
七、生態教育宣導 全民防護路殺:
苗栗工務段除了力於硬體建設,也同時加強環境教育的推廣,辦理多場次的石虎保育宣導研習,培訓民眾參與路殺調查,蒐集各道路類型動物路殺基本背景資料,於每年一、四、七及十月各進行一次,因更多志工的參與也獲得更完整且可統計分析的資料,提供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作為資料庫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常見發生路殺事故的型態。
八、中央地方 跨域合作生態保育: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提升,兼顧公共設施建設與生態保育平衡成為公部門重要的挑戰,2019 年公務體系組成「石虎幸福公路小組」,成員包含交通部中區養護工程分局下轄之所有工務段,以及地方政府農業局處、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作為石虎保育工作推廣平台,至 2024 年 5 月止已辦理 15 場次平台會議,協調作業分工,包含路殺調查、資料分析、道路優化改善、教育推廣,建立完整的保育類動物路殺橫向即時通報機制,其中包括與苗栗縣政府協調,在台 13 甲線 9K+600 11K+200 路段試辦夜間降速,於晚間 8 時至上午 6 時,最高速限降為 50 公里/每小時,降低野生動物路殺風險,中央至地方跨領域整合交通建設與生態保育,落實各面向聯繫溝通,確保石虎棲地及生態網絡串連。
九、預防路殺 友善道路規劃改善:
苗栗工務段設立全球首創 AI 智能監控系統,透過中興大學研發、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資料分析調查的合作模式,分別於台 3 線 141.5-144 k 卓蘭路段、台 1 線 113-113.5 k 後龍路段各設置一組,可連結熱點區域的資訊可變標誌(CMS),當系統透過 AI 辨識偵測到野生動物接近道路時,會自動啟動警示裝置,提醒駕駛者減速,降低撞擊動物的風險,並將資訊傳至聲光波緩速系統,依據出沒之野生動物習性做出刺激,誘導動物靠近安全區域,智慧監控系統同時收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對於分析動物的移動模式和頻率、識別高危路段,利用這些數據,觀察動物對於不同種刺激的反應,應用於道路管理。
十、綠色減碳工程 減緩全球暖化:
在道路設計上亦推動綠色設計,著力於減少工程量,採用輕型結構、最佳化設計以減少材料用量。植栽綠化更是減碳策略的另一大重點。透過道路兩旁的綠帶提升道路景觀,也創造出更多綠帶,有助於碳吸存和降溫,採用本土植物復育,如台灣百合、台灣牛膝等,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減少維護成本,以台 13 線 17K+400~20K+396.8 路段改善工程來說,護坡工程綠化面積達 6,000 平方公尺,原有結構破碎後回填基地與路基,減少 3,068 的土方使用,減少了 150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道路側溝 20,175 平方公尺採鋼模施工,以飛灰、爐石取代水泥,減少 1,671 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自 2021 年至2023 年道路使用再生瀝青混凝土數量達 50,403 噸,有效減少 18%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