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資料處理中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安全專區
問卷調查
網站連結
意見信箱
線上申辦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資訊查詢
防災資源配置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重大建設
公路故事
公路景觀
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檔案資源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政府資訊公開
開放資料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出版品
政策規範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下方連結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規範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主題專區
亮點績效
訊息公告
施工管制路段
特色公路
社群及出版品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熱門頁面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各工務段
最新消息
谷關工務段
熱門下載
中砥月刊114年4月號
墜落災害防止計畫(職安署參考範本)
台61線105k-130k道路封閉替代路線圖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112.7.26更新
高空作業車作業計畫範例
倒數計時
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局致力於省道公路工程、公路運輸管理及公路監理業務,簡政便民。業務範圍分為公路工程、公路運輸、公路監理三大類別,提供民眾便利且安全的服務。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清單
監理機關
臺北市區監理所
臺北區監理所
新竹區監理所
臺中區監理所
嘉義區監理所
高雄市區監理所
高雄區監理所
工程機關
北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
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
工程材料技術所
訓練機關
公路人員訓練所
中部訓練中心
南部訓練中心
_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廉政業務
宣導專區
中砥月刊
陽光法案專區
廉政會報專區
安全專區
公路局工地安全專區
中分局職業安全衛生專區
問卷調查
人民陳情案件處理情形滿意度調查
網站連結
聯合宣導
相關連結
相關機關網站連結
學術學會網站
意見信箱
首長信箱
廉政信箱
意見信箱進度查詢
線上申辦
路面挖掘申辦
國賠服務線上申辦
國賠處理進度查詢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緊急通報人
緊急應變小組
公路災害通報流程
資訊查詢
公路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防災資源配置
苗栗工務段
臺中工務段
彰化工務段
南投工務段
谷關工務段
埔里工務段
信義工務段
員林工務段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養護路線範圍
台61線大安休息站
中彰大橋環境保育
台74線大里匝道環境生態保育
施工管制路段查詢
建設成果
路平專區
學術期刊
工程研討會
重大建設
台74線大里及霧峰地區增設匝道工程
台61線中彰大橋改善工程
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公路故事
淇人淇事
幸福公鹿
公路景觀
111 年省道綠廊道及優良景觀照片
10大景觀公路票選成果
特色公路
四季之美
橋梁之美
鳥瞰之美
高山植物
維護成果
即時影像
本分局重要路段即時影像
中橫便道即時影像
台61線苗栗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彰化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台中路段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廠商評選結果
省道路面加封改善計畫一覽表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須知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檔案下載
檔案資源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請求國家賠償
本分局申挖資料下載
中分局物價指數調整資料
工程委外監造查證作業-辦理原則指引
政府資訊公開
法規及行政規則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施政計畫
業務統計
委託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及決算書
訴願決定書
請願處理結果
公共工程契約
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徵收土地案件及使用情形
會計月報
內部控制聲明書
開放資料
使用說明
資料目錄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工程
生態景觀
交通
出版品
政策規範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政策
個人資料保護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搜尋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
其他傑出表現獎
113年美國繆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谷關段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113年第三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SDG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南投段
112年第6屆「政府服務獎」獎得獎-谷關段
112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 工程美化與景觀類 / 優等-埔里段
112年「IFLA ASIA-PAC LA Awards 2023」/ Nature Conservation 自然保護類 / Awards of Excellence卓越獎-埔里段
112年第二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第三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SDG15陸域生態
111年第十屆台灣景觀大獎/風景遊憩類/傑出獎-埔里段
本處劉處長世桐榮獲111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及交通部模範公務人員
111年國家卓越建築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特別獎-埔里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特優-南投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110年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信義段
110年交通部「第13屆道安創新貢獻獎」
110年全國模範勞工-邱瑞華(谷關段)
109年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訪評演習績優獎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109年第八屆臺灣景觀大獎/特殊主題類/生態保育/佳作-信義段
:::
首頁
本分局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其他傑出表現獎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_
網頁功能
[開啟新連結]列印內容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一、項目名稱: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
二、得獎單位: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谷關工務段
三、得獎路段:
台21線0k~17k+463(天冷~國姓)
四、基本資料說明:
(一)參賽路段全長17.463公里,位於台中市新社區境內,此路段為中海拔山區丘陵道路,其間山巒疊翠、果樹翠漫,時有雲霧繚繞變幻,又蘊含豐富生態物種,且1.1k為著名景點白冷圳歷史渡槽。因而構思以「春品桃李、夏賞閒雲、秋懷古思、冬尋梅徑」為軸,以「梅雪森悠,雲嶺綠徑」之公路主題為規劃方向為策略,達到道路景觀系統性規劃改善兼顧民眾休閒旅遊,讓用路人可停憩、親近、眺望及駐足,體驗天然景觀及豐富歷史人文地景。
(二)山區路段營造手法皆採自然元素為主,且兼顧多孔隙及呼應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特色,然路廊腹地十分有限,能供綠美化改善之點位更是稀少,且往往需洽請他機關或私人提供土地使用同意,取得土地使用的前題,通常以低度開發為原則,混凝土構造漸被排除。爰此,谷關段以過往獲獎實績,加之先進的永續景觀理念,打動了在地的土地所有人;同時經過多次協調,在地里長加入勸說公務機關等,終於取得各隙地營造之同意,其間也曾先拜會校長、主任及在地社區發展協會。而後,導入解說牌面加值永續教育。
(三)而為使設計更臻周延,在細設階段即採現地成果模擬圖,利於具體傳遞設計概念及檢討設計細節,提升設計周延性及品質提升。
(四)在施工階段,則採加強稽核及有效動員督導之策略,以提升品質成果,具體提升方式擇要如下:
1.提升綠美化植栽本質固本作業,運用改良手法減碳環保。
不利植栽生長位址配合更換客土,土壤的配合取樣送驗合格後進場,確保土壤有機質、pH值、土壤質地均符合標準。
現地土壤取樣檢驗後,以農委會核定蔗渣有機質肥料加量補充,改良期間並配合pH值 檢試儀器,確認土壤酸鹼值在標準範圍內。
植栽品質源頭控管,實地至苗栽場量擇選後並儘速至栽植附近進場適應氣候。
2.施工過程配合各工項的抽查流程及隱蔽處的施工檢查作業,材料抽檢送驗頻率嚴格要求,對於未符形式外觀或施工不確實,召開現勘會議,明確告知,督導廠商照程序改善至符合規定。
3.基地開挖後臨溪側不穩定邊坡,透過穩定分析後以增加植生土包袋手法綠化,適度栽植吸引蝶類與螢火蟲之植物,供其覓食與棲息,達營造多孔隙昆蟲棲息地。同時也保留在地拱形解說牌面,展現隙地完美與古蹟併存。
4.施工前利用訪談及收集當地環境資料,了解生態環境後,請施工廠商收集分類後, 利用修剪與剩餘的樹枝、竹子、石頭、磚塊等,設置昆蟲旅館,達到串聯與連結生物棲息地功能。
五、評選優良理由說明:
(一)監造計畫開工前即核定,符合管制時程。
(二)本工程為台中市新社區轄區範圍省道臨路側隙地,辦理景觀綠美化及改善規劃設計,依在地人文生態環境特色,營造亮點路段,增進道路安全、舒適、美觀及周邊休閒遊憩據點發展,對於公路景觀後續改善有正向意義。
(三)利用多年試辦生長開花低維護植栽,配合精進施工過程抽查作業,創造公路亮點。
(四)工程材料多元,納入綠能透水、環保素材及在地元素取材運用,融合現地特色營造生態。
(五)苗栽準備時即對入侵外來種宣導防治,並配合苗栽暫置場自主管理,維護現地環境生態。
(六)與在地商家、機關及民眾協調廣告招牌拆除,營造視覺景觀通透及兼具行車及遊憩安全。
(七)每日施工前確實辦理危害因素告知並落實紀錄,並依交通部最新規定辦理施工日勤前教育。
(八)即時配合工地展開現況調整工項,如1.1k臨溪側邊坡設置植生客土袋,達環境綠化功效。
(九)設計考量現場作業安全性,編列相關安全作業費用,如交維設施、GIP護欄與救生設備等,並確實於施工有效維護職業施工安全。
(十)施工單位結合空拍技術運用於施工及材料運用科技,協助了解清除整地後的周邊概況與現場放樣準確性。
六、相關照片:
科技運用-以空拍方式輔助環境調查
落實施工檢查-蜂巢格框
工地密度試驗
局代部稽核
金質獎初評現勘
台21線1k+100生態邊坡穩定
台21線11k+700 改善後視域通透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