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資料處理中
手機版選單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安全專區
問卷調查
網站連結
意見信箱
線上申辦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資訊查詢
防災資源配置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重大建設
公路故事
公路景觀
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檔案資源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政府資訊公開
開放資料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出版品
政策規範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下方連結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規範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主題專區
亮點績效
訊息公告
施工管制路段
特色公路
社群及出版品
熱門推薦
熱門推薦
熱門頁面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各工務段
最新消息
谷關工務段
熱門下載
中砥月刊114年4月號
墜落災害防止計畫(職安署參考範本)
台61線105k-130k道路封閉替代路線圖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112.7.26更新
高空作業車作業計畫範例
倒數計時
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局致力於省道公路工程、公路運輸管理及公路監理業務,簡政便民。業務範圍分為公路工程、公路運輸、公路監理三大類別,提供民眾便利且安全的服務。
公路局及所屬機關清單
監理機關
臺北市區監理所
臺北區監理所
新竹區監理所
臺中區監理所
嘉義區監理所
高雄市區監理所
高雄區監理所
工程機關
北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
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
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
工程材料技術所
訓練機關
公路人員訓練所
中部訓練中心
南部訓練中心
_
上方連結
首頁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討論區
English
首長信箱
字級
小
中
大
分享
Facebook
Plurk
X
line
Email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中區養護工程分局
便民服務
廉政園地
廉政業務
宣導專區
中砥月刊
陽光法案專區
廉政會報專區
安全專區
公路局工地安全專區
中分局職業安全衛生專區
問卷調查
人民陳情案件處理情形滿意度調查
網站連結
聯合宣導
相關連結
相關機關網站連結
學術學會網站
意見信箱
首長信箱
廉政信箱
意見信箱進度查詢
線上申辦
路面挖掘申辦
國賠服務線上申辦
國賠處理進度查詢
工程建議區
常見問答
災害通報
通報資訊
緊急通報人
緊急應變小組
公路災害通報流程
資訊查詢
公路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防災資源配置
苗栗工務段
臺中工務段
彰化工務段
南投工務段
谷關工務段
埔里工務段
信義工務段
員林工務段
公路建設
公路工程
養護路線範圍
台61線大安休息站
中彰大橋環境保育
台74線大里匝道環境生態保育
施工管制路段查詢
建設成果
路平專區
學術期刊
工程研討會
重大建設
台74線大里及霧峰地區增設匝道工程
台61線中彰大橋改善工程
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
公路故事
淇人淇事
幸福公鹿
公路景觀
111 年省道綠廊道及優良景觀照片
10大景觀公路票選成果
特色公路
四季之美
橋梁之美
鳥瞰之美
高山植物
維護成果
即時影像
本分局重要路段即時影像
中橫便道即時影像
台61線苗栗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彰化路段即時影像
台61線台中路段即時影像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公路局新聞
行政院重大政策
交通部重大政策
抗旱專區
大貨車禁行路段列表
行政公告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廠商評選結果
省道路面加封改善計畫一覽表
檔案應用專區
檔案應用服務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須知
申請檔案及政府資訊應用檔案下載
檔案資源
機關檔案目錄查詢網
下載專區
申辦表格
台8臨37線中橫便道管制規定暨編號申請資訊
請求國家賠償
本分局申挖資料下載
中分局物價指數調整資料
工程委外監造查證作業-辦理原則指引
政府資訊公開
法規及行政規則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施政計畫
業務統計
委託研究報告
公務出國報告
預算及決算書
訴願決定書
請願處理結果
公共工程契約
採購契約
支付或接受之補助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徵收土地案件及使用情形
會計月報
內部控制聲明書
開放資料
使用說明
資料目錄
本分局資訊
首長介紹
歷史沿革
本分局單位
各工務段
組織架構
交通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重要活動
影音專區
工程
生態景觀
交通
出版品
政策規範
隱私權政策
資訊安全政策
個人資料保護
著作權聲明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搜尋
search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本處出版品
工程
勞安督導紀錄
本處單位
交通
組織職掌聯絡方式
:::
其他傑出表現獎
113年美國繆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 銀獎-谷關段
113年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亞太銀獎/ 台灣金獎)/苗栗段
113年第三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第四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獎/SDG9工業、創新及基礎建設-南投段
112年第6屆「政府服務獎」獎得獎-谷關段
112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 工程美化與景觀類 / 優等-埔里段
112年「IFLA ASIA-PAC LA Awards 2023」/ Nature Conservation 自然保護類 / Awards of Excellence卓越獎-埔里段
112年第二屆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第三屆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SDG15陸域生態
111年第十屆台灣景觀大獎/風景遊憩類/傑出獎-埔里段
本處劉處長世桐榮獲111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及交通部模範公務人員
111年國家卓越建築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特別獎-埔里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特優-南投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110年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信義段
110年交通部「第13屆道安創新貢獻獎」
110年全國模範勞工-邱瑞華(谷關段)
109年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訪評演習績優獎
109年度交通部公共工程優良工程獎/土木類第5級佳作/谷關段
109年第八屆臺灣景觀大獎/特殊主題類/生態保育/佳作-信義段
:::
首頁
本分局資訊
獎項及重要活動
獎項
其他傑出表現獎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_
網頁功能
[開啟新連結]列印內容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一、 項目名稱:
110年社團法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
二、 得獎單位: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谷關工務段
三、 得獎路段:
台8線17k+600~23(南勢~天輪)
四、 基本資料說明:
谷關工務段辦理台中市東勢區、和平區、新社區境內及南投縣榮興鄉3條省公路養護、復建相關工作,養護長度180.2公里。
評選路段全長5.6公里,台8線14k以東即由東勢客庄進入和平原鄉(泰雅族為主),沿線有南勢、裡冷、博愛、松鶴等泰雅族部落,另有客閩遷移及早年中橫開發外省榮民後裔,居民以農耕及聚落體觀光為主要經濟來源,本次參選路段17k+600~23k,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南勢~天輪路段,山水清遠、綠林夾道,春夏之際,常見悠翔白鷺鷥,秋冬之交,放眼蒼茫蘆葦海,公路景觀充滿自然韻味。
本路段在921地震及93年敏督利颱風侵襲下,遭受重創。經過搶修整治後,已漸趨穩定。然長期以來,受創後之路側隙地缺乏整理,又沿線聚落僅有牌面指示而無代表性地景。
在地多元文化及自然地景,卻難讓過往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及探索在地豐富人文;沿線機關雖多,卻無延伸景觀視野及整合環境資源。
參選路段為同仁公務必經之路,經過長期觀察,與在地機關、居民經由會勘、工作訪視交流、傾聽需求等,了解在地人文生態特色、產業導向及可循環利用資源。養護手法以用路安全導向,藉由三下(留下、停下、蹲下)知其然方式,深入了解並整合需求與共識,共同朝向營造幸福路廊方向前進。
以輕量、減法、永續之營造治理策略-整合需求共識營造幸福路廊之魚骨圖為基底方向,尋求自然借景,呈現路景與大甲溪及山景等相互呼應。如19.8k白鹿吊橋隙地,僅以整地後採自然鋪石、植草,再清理天際錯綜複雜之纜線,因而上下天光,碧坡清風,令人心曠神怡倘佯於自然風光。
跨領域結合,導入在地人文藝術相關地景。如改善17.6k隙地時,與和平國小跨域合作,以泰雅族傳統故事為主軸,並融合閩、客題材,創造教育性、互動性、在地性之彩牆;學校對面荒蕪隙地,經巧思採用永續柔性工法改造,成為蝶戀花園,多孔洞保水設計及栽植蜜蝶植物吸引豐富生態,成為良好環境教學及師生、親子同樂地點。
形塑本路段為可休憩眺望雲川、停駐親近山林之綠廊,又力邀國寶級大師鄭保雄營造實尺寸泰雅族傳統穀倉,且工程處、工務段同仁共同參與從中傳承交流。
過程中的挑戰性(一)透過縝密規劃整合環境(二)推動跨域合作模式(三)處理礙景物及違規使用(四)不畏艱難,化阻力為助力等策略累積讚譽,成為後續推動的助力。
而以(一)公路景觀融合文化元素(二) 公路景觀結合安全綠廊步道(三)故事性的景觀改善手法等創新性點亮在地文化,結合生態綠廊、安全通行小徑及融合多元性人文傳說的故事牆,讓居民感受芬芳滿溢的幸福感獲媒體的報導。
後續顯著效益及實用性
依在地人文生態環境特色營造亮點路段,對公路景觀有正向意義,增進道路安全舒適美觀及周邊休閒遊憩據點發展。
以論述「公車司機看不見阿媽的看見」,合理化景觀營造脈絡,間接促成與臺中市政府聯營公車處整體檢討與改善公車亭設備及公車運行資訊更新,讓搭乘者風雨無畏,悠坐停等公車,增加大眾c運輸工具的實用性。
和平國小週邊改善透過人本交通及多元融合設計,讓學童寬心、家長放心、耆者安心,安全行於步道間,悠然觀賞在地植物,了解大甲溪水域生態及族群故事,成為永續及教育傳承最佳場域。
泰雅穀倉隙地落成後,地方籌劃「泰雅傳統穀倉」祈福儀式,其後成為全國原民運動會聖火傳遞最終站,成為名符其實的中橫新地標,為環境多元運用及永續營造之美地。
20k泰雅族穀倉(KHU)風格是一個現代主義的作品,其功能在於「儲存」,防止鼠蛇的傳統智慧設計、穀倉高度,配置在一個相當自然的區位。但是其建材,原木結構、竹子牆頂,完美比例與分割線,山融水合,鷺絲飛過,形成一個相當完美後結構、展演於大自然之作品。這個作品,除了儲存榖倉之外,傳統上泰雅族放著「媽媽織的衣服」地方,KHU 做為公路與自然介面,汲取文化再現,「儲存豐盛文化與公路記憶」。
22.5k天輪社區,從「群魔亂舞牆」,除去景觀雜亂群魔,轉化變成「好厝邊」是養管最重要的一環,經過協調改善後,目前所見為「滔滔不絕的辯論、挑戰與實踐」之後,現在已經看不見這些討論時的景觀,看不見景觀反而是最美麗的景觀。
22.9k社區入口路段設置礙子美化意象,經與大甲溪電廠、里長協調,以廠區週圍道路共同營造之觀點,由大甲溪發電廠提供廢棄的礙子供社區入口意象美化,完成後讓公路週邊景觀更完善,增添社區特色,展示了廢棄料經巧思可再多元利用功能,亦加值本路段的觀光效益。
與在地博愛國小辦理中橫一甲子首度中橫養護學習營,而後將此路段之營造成果納入該校重要鄉土教材,永續傳承。
五、相關照片:
17.6k改善後左側隙地
改善路段17k+600~23k南勢~天輪路段,山水清遠、綠林夾道
沿線機關共同祈福祖靈的保佑
雋永的回憶-生活的故事、手做的記憶、共課堂同創作
工程環境與美化獎頒獎典禮
獲獎單位共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