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載入中

資料處理中

110年「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谷關段
  • 一、 項目名稱:110年社團法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
  • 二、 得獎單位: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谷關工務段
  • 三、 得獎路段:台8線17k+600~23(南勢~天輪)
  • 四、 基本資料說明:
    • 谷關工務段辦理台中市東勢區、和平區、新社區境內及南投縣榮興鄉3條省公路養護、復建相關工作,養護長度180.2公里。
    • 評選路段全長5.6公里,台8線14k以東即由東勢客庄進入和平原鄉(泰雅族為主),沿線有南勢、裡冷、博愛、松鶴等泰雅族部落,另有客閩遷移及早年中橫開發外省榮民後裔,居民以農耕及聚落體觀光為主要經濟來源,本次參選路段17k+600~23k,位於臺中市和平區南勢~天輪路段,山水清遠、綠林夾道,春夏之際,常見悠翔白鷺鷥,秋冬之交,放眼蒼茫蘆葦海,公路景觀充滿自然韻味。
    • 本路段在921地震及93年敏督利颱風侵襲下,遭受重創。經過搶修整治後,已漸趨穩定。然長期以來,受創後之路側隙地缺乏整理,又沿線聚落僅有牌面指示而無代表性地景。
    • 在地多元文化及自然地景,卻難讓過往遊客留下深刻印象及探索在地豐富人文;沿線機關雖多,卻無延伸景觀視野及整合環境資源。
    • 參選路段為同仁公務必經之路,經過長期觀察,與在地機關、居民經由會勘、工作訪視交流、傾聽需求等,了解在地人文生態特色、產業導向及可循環利用資源。養護手法以用路安全導向,藉由三下(留下、停下、蹲下)知其然方式,深入了解並整合需求與共識,共同朝向營造幸福路廊方向前進。
    • 以輕量、減法、永續之營造治理策略-整合需求共識營造幸福路廊之魚骨圖為基底方向,尋求自然借景,呈現路景與大甲溪及山景等相互呼應。如19.8k白鹿吊橋隙地,僅以整地後採自然鋪石、植草,再清理天際錯綜複雜之纜線,因而上下天光,碧坡清風,令人心曠神怡倘佯於自然風光。
    • 跨領域結合,導入在地人文藝術相關地景。如改善17.6k隙地時,與和平國小跨域合作,以泰雅族傳統故事為主軸,並融合閩、客題材,創造教育性、互動性、在地性之彩牆;學校對面荒蕪隙地,經巧思採用永續柔性工法改造,成為蝶戀花園,多孔洞保水設計及栽植蜜蝶植物吸引豐富生態,成為良好環境教學及師生、親子同樂地點。
    • 形塑本路段為可休憩眺望雲川、停駐親近山林之綠廊,又力邀國寶級大師鄭保雄營造實尺寸泰雅族傳統穀倉,且工程處、工務段同仁共同參與從中傳承交流。
    • 過程中的挑戰性(一)透過縝密規劃整合環境(二)推動跨域合作模式(三)處理礙景物及違規使用(四)不畏艱難,化阻力為助力等策略累積讚譽,成為後續推動的助力。
    • 而以(一)公路景觀融合文化元素(二) 公路景觀結合安全綠廊步道(三)故事性的景觀改善手法等創新性點亮在地文化,結合生態綠廊、安全通行小徑及融合多元性人文傳說的故事牆,讓居民感受芬芳滿溢的幸福感獲媒體的報導。
    • 後續顯著效益及實用性
      • 依在地人文生態環境特色營造亮點路段,對公路景觀有正向意義,增進道路安全舒適美觀及周邊休閒遊憩據點發展。
      • 以論述「公車司機看不見阿媽的看見」,合理化景觀營造脈絡,間接促成與臺中市政府聯營公車處整體檢討與改善公車亭設備及公車運行資訊更新,讓搭乘者風雨無畏,悠坐停等公車,增加大眾c運輸工具的實用性。
      • 和平國小週邊改善透過人本交通及多元融合設計,讓學童寬心、家長放心、耆者安心,安全行於步道間,悠然觀賞在地植物,了解大甲溪水域生態及族群故事,成為永續及教育傳承最佳場域。
      • 泰雅穀倉隙地落成後,地方籌劃「泰雅傳統穀倉」祈福儀式,其後成為全國原民運動會聖火傳遞最終站,成為名符其實的中橫新地標,為環境多元運用及永續營造之美地。
      • 20k泰雅族穀倉(KHU)風格是一個現代主義的作品,其功能在於「儲存」,防止鼠蛇的傳統智慧設計、穀倉高度,配置在一個相當自然的區位。但是其建材,原木結構、竹子牆頂,完美比例與分割線,山融水合,鷺絲飛過,形成一個相當完美後結構、展演於大自然之作品。這個作品,除了儲存榖倉之外,傳統上泰雅族放著「媽媽織的衣服」地方,KHU 做為公路與自然介面,汲取文化再現,「儲存豐盛文化與公路記憶」。
      • 22.5k天輪社區,從「群魔亂舞牆」,除去景觀雜亂群魔,轉化變成「好厝邊」是養管最重要的一環,經過協調改善後,目前所見為「滔滔不絕的辯論、挑戰與實踐」之後,現在已經看不見這些討論時的景觀,看不見景觀反而是最美麗的景觀。
      • 22.9k社區入口路段設置礙子美化意象,經與大甲溪電廠、里長協調,以廠區週圍道路共同營造之觀點,由大甲溪發電廠提供廢棄的礙子供社區入口意象美化,完成後讓公路週邊景觀更完善,增添社區特色,展示了廢棄料經巧思可再多元利用功能,亦加值本路段的觀光效益。
      • 與在地博愛國小辦理中橫一甲子首度中橫養護學習營,而後將此路段之營造成果納入該校重要鄉土教材,永續傳承。
  • 五、相關照片:
  • 17.6k改善後左側隙地17.6k改善後左側隙地
    改善路段17k+600~23k南勢~天輪路段,山水清遠、綠林夾道改善路段17k+600~23k南勢~天輪路段,山水清遠、綠林夾道
    沿線機關共同祈福祖靈的保佑沿線機關共同祈福祖靈的保佑
    雋永的回憶-生活的故事、手做的記憶、共課堂同創作雋永的回憶-生活的故事、手做的記憶、共課堂同創作
    工程環境與美化獎頒獎典禮
    </span></div>工程環境與美化獎頒獎典禮
    獲獎單位共同合影獲獎單位共同合影